详细内容

创新知识传播模式 促进学术出版转型

时间:2015-12-31     

创新知识传播模式 促进学术出版转型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 2015-12-31
分享到:更多0

    编者按: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不断融合催生了新的出版业态,学术期刊作为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下,需要从传统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运用数字出版技术强化平台建设、通过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出版内容价值,实现“数字化”“国际化”和“知识服务化”。

    在“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之“知识创新方式与出版模式转型”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分享了不同领域期刊的成功转型模式,就如何发挥网络优势拓展知识传播渠道、如何借助协同创新变革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展开热烈讨论。现撷取报告人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另辟蹊径,用非对称竞争模式实现学术期刊的跨越式发展

2015123108435614.jpg

    于成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同方知网科技与企业知识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在我国学术期刊以“数字化、国际化、知识服务化”为方向深化转型升级、努力做强做大的进程中,愈演愈烈的优质稿源外流就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使人举步维艰。期刊界几乎异口同声地向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呼吁,放弃唯某种统计指标是从的“学术评价指挥棒”,是时候了!

    固然,导致这种困境不科学、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难辞其咎,但是长期以来国内期刊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品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试想,即便优质稿件不再因那种“学术评价指挥棒”而外流,我国的学术期刊就可以回避强大的国际对手吗?不能。用我们本土研制的《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做粗略的概念性评估,无论是否被WOS收录,也不论英文还是中文,大多数影响力指数CI较高的中国期刊仍处在全球版图的中下部。所以,如何打破现有的国际格局而自强崛起,才是我国学术期刊必须深刻思考的重大战略课题。

    俗语讲,时势造英雄。与其费尽心思,用与对手相同的手段去战胜对手,不如顺应趋势,另辟蹊径,改变传统,创造不对称的竞争优势,去创造跨越式发展。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因个人兴趣主导的学术范式产生的学术期刊出版范式已经沿用了350年,而今已是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跨学科、跨地域协同创新时代,旧的出版范式还能继续适应当今学术创新的时代要求吗?大家看到,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成果(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学术贡献之争,如今已是比比皆是。期刊界应该思考,假如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不那么简单署名,而把合作者的不同贡献公之于众,这些说不清的争论是否就不会发生了?进一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旧的学术期刊出版范式是科学家合作研究的一个重要障碍,如果能够突破,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和团队文化就会出现,合作者之间的心理屏障就会被打破,强强联手就可广泛促成,学术研究就会大大发展。

    数字出版时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实际上,互联网出版能够解决的协同创新问题还不限于此,我们还可以解决决策机制、合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同方知网已经发布的协同创新平台已经做到了,不少研究单位、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由此看到发展机遇的期刊已经开始参加培训。我是想提请大家注意,把这个平台用于学术期刊出版,通过支持合作,服务研究,支持协同创新做得更好,让每个研究人员的贡献得到客观评价,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我们是否就可以不再担忧缺乏优秀论文稿源?在这种新范式面前,旧的出版范式还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吗?

    互联网转型:财新的变与不变

2015123108435680.jpg

    张继伟:财新网执行总编辑、财新传媒编委。1998年加入《南方日报》经济部,1999年加入《财经》杂志至2009年11月,10年来一直负责资本市场报道工作,历任编辑部主任、助理主编、副主编。2010年担任财新网执行总编辑至今。

    虽然财新属于新闻媒体领域,在转型发展时期,与学术期刊遇到的问题是同样的。

    首先,“互联网+”的颠覆性和革命性一开始冲击的是音乐、出版、软件领域,而目前的影响已经覆盖全行业。互联网对行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观3个方面,而最根本的是对行业内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就媒体行业而言,互联网时代颠覆了“媒介即信息”的传统概念,涌现出无数种内容获取渠道,导致新闻媒体的渠道和商业模式受到一定冲击。同时,现在的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要比原来大得多,这对内容生产方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我们看到很多在内容垂直化和功能化的努力和创新,但也要立足办刊定位,才能保持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对社会的影响力。

    财新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得益于业务流程重组,另一方面将经营与报道分开,坚持以独立的新闻价值为核心,借鉴互联网的经营方式。财新从2006年转型做互联网媒体,现旗下有财新网、《财新周刊》、《中国改革》、《比较》、财新视频等。目前,财新确立了以“网”为核心的“中央厨房制”战略,把编辑、运营和技术分开,对内容采用互联网产品设计思路。在APP、微信、数字与可视化实验室、视频VR虚拟现实技术等尝试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产业有很大空间,重在坚持,同时反侵权也很重要,对学术期刊也非常有价值。

    在商业可持续性方面,财新成立了“财新智库”,向数据库、研究领域去延伸。我们认为媒体还是要严格区分社会影响力作用和商业职能的界限,而财新选择更多承载社会职能。概括来说,财新的转型有内部流程的重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规则的变化,也有坚持不变的专业主义、防火墙原则和社会责任。最终的初衷套用一句话就是:经营的归经营,新闻的归新闻。

    网络期刊的研究

2015123108435607.jpg

    史永超:《科技导报》副社长、副主编、编审,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政策咨询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中国科学院期刊质量检查组数理化组组长,中国科协期刊质量检查专家。

    网络版期刊的到来,使人们检索、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从网络搜索和下载自己喜欢的文章。纸版期刊大多仅在图书馆起到馆藏的作用,且图书馆现在也将一半的经费投到电子刊、数据库的订阅当中。在数字环境下,网络期刊应运而生。

    网络期刊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出版周期短,适合读者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习惯;资源时刻在线,方便随时获得;出版容量不受限制,增减灵活;能够显示文章相关视频和声音,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体验;超文本链接使得文章阅读更加全面和连贯;交互性强,可对读者访问行为跟踪和分析等。

    然而,我国的网络期刊在出版管理及经营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国家对网络期刊的管理处在研究和试点阶段,对网络期刊创建、审批门槛较高;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对网络期刊存在一定偏见,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国内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失,数字化盗版现象影响网络期刊发展;电子版阅读习惯是否优于纸版的阅读习惯,在观念上还存在争议;网络期刊的经营是免费还是还是付费、谁来付费,需要权衡、评估;保证信息安全、数据完整,才能保证网络期刊稳定出版;印刷版与网络版期刊在境遇上的冲突及排挤,需要完善的机制来平衡;不断的经费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是网络期刊建设的长效保障;既懂信息技术,又掌握出版知识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才能促进行业的迅速发展。

    网络期刊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网络期刊的建设,应获得国家层面对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纯网络期刊的认可,并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同时,完善网络期刊版权保护制度,加强网络期刊公共平台建设,不断探索网络期刊的经营新机制,真正扭转当前网络期刊在出版、经营模式自由发展的状态。

    中国的科技期刊与科学研究

2015123108435648.jpg

    彭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编审。

    我们基于两个Elsevier的研究工具,对中国科研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中国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持续增加;第二,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研究人员也在增加,论文快速产出,在全球范围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1996年的时候,中国的科研论文总量还很低,到2014年仅次于美国跃居全球第二位。

    通过对高校、科研机构的论文发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科研投入和产出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但是,中国科技期刊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第一,中国科研成果大量发表在国外期刊上。Elsevier的SCOPUS收录期刊2万种,中国学者在其中9019种期刊发表过论文,而SCOPUS收录中国期刊只有579种,这说明中国期刊很难承受中国的论文大量产出;从实例分析上看,中科院一些重点研究所如化学所、物理所、上海生科院等科研人员发文量前十的期刊也多为国际期刊。

    第二,中国优势学科的高水平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在SCOPUS的27个一级学科中,中国有18个学科发文量在世界排名前两位。选择其中中国发文量排世界第一的3个学科:化学、物理、材料分析,中国学者整体发表文章的篇均引次表现要远高于他们在国内期刊的文章,特别是海外投稿比例最高(约82%)的化学学科,整体篇均引次是国内期刊篇均引次的9倍多。

    第三,中国学者给予国外期刊更多的重视。具体表现为普遍将最好的成果投入到国外,却对中国期刊评审不太积极,并且大都认为当中国期刊编委的荣誉大于责任,同时更重视对国外高水平期刊的引用。

    虽然中国科技期刊面临尴尬局面,但科技期刊工作者仍然有所期待:第一,期望能够获得科学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高质量文章不一定都需要发表到国外,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同样能得到很好的传播。第二,希望科研管理机构能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使科学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化,这将会是对中国科技期刊强有力的支持。第三,需要科研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更加努力,办出自己的高质量期刊。

    金属加工杂志社全媒体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2015123108462491.jpg

    栗延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金属加工杂志社社长、编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专业媒体的转型应该坚持内容驱动和技术驱动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专业传媒发展模式,打造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全媒体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数字媒体的建设,大力提升媒体的传播力。为此,金属加工杂志社在全媒体转型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金属加工》跳出纸媒原有的束缚,建立“纸媒、数字媒体、活动、增值服务”四位一体的全媒体产品体系;其次,深化复合经营,例如,推进组织行业活动、策划定制化图书、与展会进行深度合作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微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连接一切”,可以满足用户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化、视频化阅读需要,可以成为有效的用户入口,同时传播效果的可验证化让消费变得更加明白,从而为实现粉丝价值变现创造了条件。正因如此,《金属加工》以微媒为转型突破口,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店、区域QQ群及微商城等微媒产品体系。

    近两年来,杂志社按照横向与纵向领域的需要开通了10个微信号,总粉丝量已突破68万人。其中,“金属加工”微信号粉丝已突破30万人,到2014年11月底的阅读次数为4950万,稳居该领域第一位。这样巨大的传播力,是纸媒无法企及的。正因如此,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媒体经营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同时,纸媒也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了传播价值和营销价值。在运营中,我们强调内容必须与定位相匹配,要不断研究用户需求、不断试错、不断分析调整,好的内容会有好的阅读量来回报。

    最后,我们呼吁媒体同行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让专业媒体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术期刊转型:从产品生产到内容服务

2015123108462421.jpg

    孙守增:长安大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陕西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陕西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期刊目前发展存在技术和国家政策导向两个层面的逻辑。

    技术层面:首先学术期刊的媒介形态从实物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的变化;其次,传播形态从传统的邮局到网络传播再到学术搜索;再次,消费形态方面发生了从整体的消费开始向碎片式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再到现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知识元碎片化的消费;最后,生产形态从物的生产开始进化到内容的服务。

    政策导向层面:学术资源的配置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行政的主导力量,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更多的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在目前的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面对国际上的竞争。

    学术期刊总体转型就是从产品生产到内容服务的根本转型。一方面要实现学术期刊从产品提供者向内容服务商的转变,对编辑和出版人来说,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另一方面是分体上的转型:在投入上,从单一性的财政投入转移到多元的投入;在理念上,更多的强调经营,通过高水平的内容服务来获得回报;在发展上,以前受垄断模式的保护,现在更多地去适应竞争,提高竞争力;在评价上,回到学术共同体和同行评议这种学术的评价体系当中;在传播上,创办英文刊,走向国际;在编辑转型上,从以前的单一文献加工到学术资源的掌握。

    长安大学杂志社出版的期刊主要围绕交通运输、地质和建筑3个学科,在近几年的办刊实践中,高度重视行业期刊的知识生产和学术的引领作用,比如《中国公路学报》邀请近百名专家联合编写16万字的行业大综述、围绕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出版专刊,均收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同时,通过创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加强与高水平作者的联络,如《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发起创办的“中国工程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已举办了两届,汇集了众多科学家服务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在国际化方面,2014年创刊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有近60%的论文来自欧美高水平、高影响作者;在经营层面,通过开放获取、争取国家的项目资助、提升纸质版定价等多重方式体现内容价值的回报。

    新时期下电力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15123108462411.jpg

    韩蕾:《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审,带领团队连续9年成功申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期刊专项基金项目资助。荣获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工作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届“五四青年奖章”、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骏马奖等。

    新时期下的电力期刊发展,首先要立足本专业,再进行内容上的创新,要审时度势,针对时下热点问题开展选题策划,组织专刊、专栏。《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在这一方面就做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例如,2014年学报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行业领域突出贡献的专家撰写了系列专业性、前瞻性、引领性的学术论文。2015年,围绕大数据应用、清洁能源发展、环境问题、“互联网+”等热点话题,期刊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策划一系列的专刊。这些专刊一经推出,得到了作者与读者的广泛关注,专题论文的引用率、下载率也较高。

    其次,电力期刊审稿环节与团队建设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在审稿方面,要注重前瞻性与创新性,重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问题,借鉴国外同行经验,建立审稿专家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不断的补充年轻的学者、专家,并通过开展定期的交流座谈,提高审稿方面工作。在团队建设方面,应积极培养全媒体编辑型人才,强化新媒体的运作思维。比如编辑部内部开展的“小编讲堂”活动,使得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期刊的编辑、建设当中。

    此外,电力期刊应加强新媒体的传播作用。通过建设iPad移动阅读平台、加入中国知网优先出版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建立电力期刊多元化传播机制。

    期刊发展,内容为王。我们应紧密追踪当前行业研究热点,保持一流的学术水平与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期刊自身品牌建设,利用新媒体出版和传播的形式,发表更专业、更优秀的学术论文,提升电力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从传统纸媒到移动互联网,科技期刊如何走出第一步

2015123108462426.jpg

    李禾:《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分会常委,中国药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带领团队取得多项国家级或行业性奖励及精品期刊资助项目,使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科技期刊属于传统出版行业,而要实现传统纸媒向移动互联网出版的成功转型,需要克服巨大的传统阻力。《中国中药杂志》作为一本传统学术期刊,本着“先搭建、后寻求”的方式,从有条件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能开发形成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内容下手,先搭建新媒体平台,再从发展过程中寻找传统出版与互联网出版之间的结合点,运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探索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模式。

    《中国中药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于2014年5月上线。目前,该公众号已整体进入市场化运作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专业化团队,每周平均有5篇原创作品,阅读次数约15万;关注人数接近7万,每天净增关注人数约200人;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其间,《中国中药杂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逐渐拨开云雾,呈现市场化运作的空间:

    第一,结合时事热点,结合时令、节日等汇编科普原创作品,包括资讯,如张伯礼、屠呦呦在本刊发表的有关文章,并组织青年科学家参与讨论,提升期刊品牌形象。

    第二,结合重点文章定制期刊纸质版封面,并通过微信平台展示和推广,实现新媒体与纸媒的融合与互动。

    第三,遵循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的运营规律和技巧,进行网络表达创新,增强信息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四,实行“双转型”战略,即除了新媒体全力投入,在传统纸质版方面也重新定位,如从关注基础性纯学术论文转变为关注产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创新。

    第五,新媒体部直接任用年轻技术人员,并且与传统纸媒编辑分别组建团队,独立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

    科技期刊作为内容提供商,掌握着大好的资源,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所长去寻找互联网出版环境下的新定位。《中国中药杂志》已经从传统纸媒到移动互联网走出了一大步。下一步,刊物将探索更多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功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作。


技术支持: 星广传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